從“全球買”到“全球賣”,海外消費者“反向海淘”中國商品已經成為新的趨勢。隨著中國電商巨頭出海的浪潮,Shein(希音)、Aliexpress(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Temu(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等跨境電商平臺備受關注。

在2023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在對阿里巴巴等電商企業進行了走訪和調研后,提出了一份《關于提高我國跨境供應鏈數字化水平的提案》。

江浩然認為,當前,國際貿易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跨境電商平臺及物流倉儲已經成為新型跨境貿易數字基礎設施,與跨境供應鏈安全密切相關,引起主要數字經濟體國家的高度重視。

我國國際貿易、數字貿易規則話語權相對不足

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高于整體外貿增速2.1個百分點。

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

江浩然認為,當前,我國國際貿易存在四個問題。首先,我國跨境電商平臺國際市場占有率低于美國跨境電商平臺,2022年,咨詢機構發起了針對39個國家和3.3萬名跨境電商消費者的調研,當被問及最近一次使用的海淘平臺時,27%的消費者選擇了美國電商平臺亞馬遜。

其次,我國國際貿易、數字貿易規則的話語權相對不足,美歐依托美國主導的IPEF(印太經濟框架)和歐盟的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正在聯手制約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

第三,在亞馬遜上,來自中國商家的銷售額占比曾近五成,但近年來,受到各項政策的影響,中國商家銷售額占比持續下降,從2020年底的約48%下降至2022年底的約42%。

第四,我國跨境電商數字物流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海外倉等缺少公共服務網絡,倉貨互相“看不見”,影響跨境物流成本,進而影響供應鏈安全與穩定。調研顯示,七成的企業主認為,跨境物流成本是當前對企業經營影響最大的因素,四成以上的企業主認為,在未來一年內,跨境物流成本不可能降低或降幅不足。

建議相關部門統籌建立海外倉政企混合基金

針對這些問題,江浩然建議,在戰略層面,由國家發改委與商務部統籌建立海外倉政企混合基金,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網絡運行體系。在重點國家和地區搭建以海外倉和干線運輸為主的全球物流運輸網絡,推動數字技術和海外基礎設施深度融合,進一步降低跨境電商物流成本,同時,盤活國家在“一帶一路”沿線投入的固定資產,提供政策解讀等合規服務,持續穩定跨境供應鏈。

在規則層面,建議商務部門支持國際貿易規則與數字化接軌,在國內外市場推廣建設“商業+政務”服務一體化的政企合作數字系統。發揮中國平臺企業的大數據、云計算功能,用好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優勢,將數字系統作為基礎設施,逐步提高貿易合規性,推動貿易便利化,提升貿易規則透明度。

同時,建議商務部門推動電子傳輸免關稅、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的國際互認,為中小企業“出?!碧峁┓奖?,并及時提供政企合作數字系統相關培訓。

在產業層面,江浩然建議各地方政府、商務部門和海關優先支持中國企業利用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走出去,保護中國企業正當權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