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姜慧梓)在3月6日舉行的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中美經濟規模對比的有關問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談了四點認識。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圖源:國新辦官網
去年,中國經濟增速3%,美國經濟增速2.1%,但從經濟增量來看,美國的增量要比中國增量大,中美經濟總量差距在擴大。如何看待這一變化?
趙辰昕表示,首先,在去年多重不利因素沖擊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無論是只看增速,還是從多個經濟指標綜合來看,都能看出我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表現十分突出。從5年、10年來看,更能夠全面深入地看待我們去年取得的成果。
其次,他談到,閱讀和觀察經濟數據要分析清楚數據的準確含義。由于各國都是用不變價計算經濟增速,因此,經濟增速能夠相對客觀準確地反映一個經濟體的增長。去年,中國經濟增長3%,美國增長2.1%,其他一些經濟體增速更慢一些。
同時,各國在進行總量核算的時候,用的是本地限價來核算出名義信息,因此物價因素在GDP總量規模的名義核算中會產生重要影響。
去年,美國全年的CPI與PPI分別是8%和16.5%。同一時期,我國物價非常平穩,CPI與PPI分別是2%和4.1%,分別比美國少了6個百分點和12.4個百分點。這也導致,美國的通脹大幅拉高了它的名義GDP?!爱斎?,生活在高通脹水平之下,老百姓到底有沒有獲得感?我想它本國的居民可能更有真切的體會?!?/p>
此外,比較中美經濟規模時還需要把人民幣計價折算成美元,這其中匯率又產生了重要影響。去年,美國不考慮其作為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外溢效應,連續7次加息,一共加了425個基點,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達到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的加息造成各國貨幣被動貶值,人民幣匯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GDP總量規模折算成美元時又產生了一定縮減。
第三點認識,趙辰昕表示,中國作為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件事本身就是對人類發展重大的貢獻。
最后,當前我國經濟正在整體回升向好,近期各大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非常重大,對今年實現年度目標充滿信心。
編輯 唐崢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