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黃鑫宇)10月19日,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召開的“推進金融改革 服務實體經濟”新聞發布會上,據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穎介紹,近年來首都金融始終以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壓茬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突破性、示范性的“北京經驗”,實現了由“跟跑”到“領跑”的整體躍升。


具體來看,北京的工作主要體現在“出臺一批支持政策,融資支撐度更加堅實”“實施一批先行先試工作,示范引領度顯著增強”“落地一批基礎設施,資源聚集度不斷增強”“搭建一批重點平臺,融資精準度明顯提高”“形成一批體制機制創新,企業滿意度持續提升”以及“持續推進一批綠色金融改革,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六大方面。


據王穎介紹,北京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機動車、船舶、知識產權等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信息的統一查詢、開展全國首個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即PE/VC)份額轉讓試點、推進知識產權保險試點、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及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


北京金融體系還持續開展“暢融工程”、深化銀企對接系統、建立全國首個小微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同時,北京也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作用、推進小微金融服務顧問制度、完善“融資紓困直通車”等機制。


CCER(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重啟工作備受市場關注,而當前北京在綠色金融、綠色轉型多項指標上已全國領先,首都是如何“持續推進一批綠色金融改革,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


同樣來自王穎的介紹,北京出臺了《關于構建首都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辦法》《“兩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開放發展行動方案》等文件,持續完善首都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同時北京還積極爭取國家先行先試政策,通州區、密云區成為首批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北京綠色交易所建設的CCER交易系統和注冊登記系統,已通過初步驗收并開通線上開戶功能,發布企業碳賬戶和綠色項目庫系統。


此外,在北京的銀行業表現方面,華夏銀行成為北京首個編制獨立環境信息披露報告的市屬金融機構;全國首筆“京行碳e貸”“碳惠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方案等創新產品發布,多家中資銀行設立綠色支行,持續完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楊許麗